大陸經濟成長升溫,對FA(工廠自動化)產業形成一大助力。台達機電事業群總經理劉佳容看好智能工廠未來5年的前景,並揭露2018靈活製造大躍進的三股力量:「落實智能工廠,掌握發展智能製造的契機,協助客戶打造靈活、彈性多工的智能產線」,以解決目前全球製造業面臨缺工的困境,進而達到智造升級的目標。 以下是專訪摘要。



問:您如何看智能工廠在台灣的發展進度?

答:在工業4.0的架構下,智能工廠是核心,因此台達看好未來5年智能工廠在臺灣的發展前景與機會。但是投資智能工廠花費不少,對於臺灣一般中小企業來說負擔相當大,且缺乏自動化所需的設備及IT相關人才。因此,台達首先將重點放在有相當規模、資源較豐富以及有智能生產願景的中大型企業客戶。但與此同時,我們亦預見臺灣100多萬家中小企業的隱憂:當大廠可透過智能製造進行小量多樣生產,將可能會壓縮到小廠的生存空間。

問:台達成功接軌智能博客來網路書局工廠之路的關鍵是?

答:台達在2016年11月併購了臺灣電腦整合製造(CIM)領域的軟體領導廠商羽冠電腦科技,使得我們的智能製造整體解決方案更加完整。台達以前多數以產品或系統整合為主,較少對工廠客戶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;跟羽冠合併後,整合原來台達及羽冠的人力與資源,成為一個智能製造的單位,有更清楚的方案跟整合的能力,也有成功的案例。我們期待明後年業績表現及成長幅度,這將會是智能製造未來發展的關鍵指標。

問:中國一直是台達全球布局比重很高的一個區塊。您對中國這個競爭對手的看法?

答:目前全球智能工廠的發展仍以歐美領先,但大陸的發展也不可小覷。我認為未來10年,大陸會培養出更多在自動化領域很強的人才,因為有很好的國內市場、有政府的支持,不論在機器手臂還是高端設備,會有很強勁的公司出現。

即使面對如此競爭的環境,台達仍有其自身優勢,就是在自動化領域長期研發和市場經驗。台達是全面性地做智能製造,產品線越拓越寬,20多年來持續累積了很多經驗實績人才,這些是必需經年累月才會有的。再者,自動化需要應用經驗,我們有很大的練兵場域,包含台達自身廠區和客戶端,因此能提供最佳化、最合適的方案給客戶。

問:台達機電事業群今年業博客來績較去年達到雙位數成長,明年仍然亮麗可期嗎?

答:現在工業自動化(IA)外部環境很好,智能工廠會持續投資,而且在大陸市場是由政府做領頭羊,帶動產業發展的力量很強。而這樣的投資不會是一次性,而是階段性的進行,因此,產線需求勢必會持續一段時間;以前不會有這麼多輕工業投資這麼多設備,現在要用設備取代人力態勢明朗,我對市場持樂觀態度。

問:2018年的主要策略?

答:將會按照既定的發展策略,持續推出各式智造方案及高效工控新產品,整合完整的工業自動化軟、硬體與解決方案,落實新的「智造」模式,並擴大行業應用層面來分享長期累積的專業知識技術。在市場拓展上,我們會積極開發新商機,並因應環境做微調。

(工商時報)


1C4CD8577705E539
arrow
arrow

    hxd57nv19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