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博客來書店

南勢阿美族群特有歲時祭儀「捕鳥祭」,花蓮各部落陸續展開為期1個月捕鳥活動,祭儀期間,花蓮縣府開放全縣獵捕,讓族人獵場不受鄉鎮行政區域限制,耆老陳清輝也製作各式陷阱,將祖先智慧傳承給下一代,他表示,老人家相信「害鳥吃越多,明年才會豐收!」

每年都會在花蓮市嘎尼按部落教年輕人設陷阱的70歲老獵人陳清輝,昨天一早就在林芥公園運用竹子、棉繩等物品設置好幾個陷阱,有捕鳥的,也有可以獵狐狸的。12歲就開始上山打獵的他表示,在年輕時還曾抓到重達100多斤的山豬。

陳清輝會做的陷阱有10多種,他示範製作陷阱時解說仔細,更是傾囊相授,希望藉由此時將祖先傳授的技能傳遞給下一代。

捕鳥祭是南勢阿美族群的三大文化節慶之一,每年二期稻作收割後,部落族人會利用農閒時間指導青年製作陷阱,捕捉吃稻穀的害鳥如麻雀、班鳩、小雉雞等。然而族人們去田間捕鳥時,不可以用網子,只能用夾子、竹子、繩索等製作陷阱,或以彈弓方式進行捕獵。

吉安頭目林木治說,每當稻子成熟時,鳥群們會飛來吃稻子,族人們會將這些害鳥趕走,直到農作物收割後,部落裡平均年齡落40歲至80歲擅長捕鳥的族人會共同製作陷阱捕捉這些害鳥,與家戶共同分享,因為阿美族的老人家相信「一定要把害鳥捕光,明年才會豐收」,在狩獵之後會隆重舉行慶祝盛宴祭典。

吉安鄉長黃馨表示,在非農作生長的鳥類繁殖期,族人會讓鳥類繁衍後代,不在此時進行補獵,所以捕鳥不但是一種的生活習俗,也是生活祭典的一部分,兼顧生態環境、教育與文化傳承的意義。

花蓮市長魏嘉賢表示,雖然隨著時代演進,打獵活動減少許多,但原住民每年依然舉辦狩獵祭的活動,狩獵祭是原住民文化傳承相當重要的祭典,希望年輕人未來能肩負起部落傳承的使命。
部落婦女將獵人捕抓到的鳥類加以烹調,再分享給部落族人共享。圖/吉安鄉公所提供
分享
老獵人陳清輝利用竹子、繩索等製作捕鳥陷阱。圖/花蓮市公所提供
分享
在狩獵之後會隆重舉行慶祝盛宴祭典,族人也能吃到獵人捕抓到的鳥類。圖/花蓮市公所提供
分享
老獵人陳清輝示範製作陷阱的方式。圖/花蓮市公所提供
分享
部落族人都可以在捕鳥祭時,吃到豐盛的野味。圖/吉安鄉公所提供
分享
陳清輝會做的陷阱總計有10多種,有可以捕鳥的,也有可以獵狐狸的。圖/花蓮市公所提供
分享

4BD5150EC3B56B17
arrow
arrow

    hxd57nv19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